襄州:监督推动水厂提质 让群众喝上 “放心水”“明白水”
“水厂修复后,水量大了、水更清了,也不怎么停水了,生活太方便了!” 襄州区朱集镇王集村 7 组村民王宗喜,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开心地说。这舒心的笑容背后,是襄州区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破解农村饮水难题的扎实成效。
揪出 “停水难题” 背后的症结
不久前,襄州区纪委监委在朱集镇开展监督检查时,接到群众集中反映:自来水频繁停水、水费不透明。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立即联合区水利局、镇纪委成立工作专班,通过现场勘查、调阅资料、入户走访,摸清了问题根源。
朱集水厂始建于 2007 年,覆盖 29 个行政村。但近年来,早期机械水表老化导致计量偏差,村民对水费计算存疑;人工抄表效率低,叠加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或缴费意愿低,水费收缴率长期低于 50%,水厂入不敷出;缺乏资金维护管网,漏损率高达 40%,部分村庄频繁停水,村民投诉不断。
“用水是民生底线,必须彻底解决!” 工作专班当即明确,要从 “硬件升级 + 管理优化” 双管齐下,推动问题清零。
靶向施策,让 “放心水” 流进千家万户
工作专班多次组织区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等单位召开调度会,将朱集水厂提质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明确措施,技术升级解民忧:投入专项资金更换互联网智能水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数据实时上传,彻底消除计量误差;开通微信、支付宝线上缴费渠道,村民可随时查询用量、缴费,让水费 “明明白白”。机制保障固成效:设立专项维修基金,用于管网维护和设备更新;聘请专职管护员,承诺 “24 小时响应故障”,确保供水稳定。
如今,朱集水厂水费收缴率跃升至 80% 以上,水厂有了稳定收入后,迅速修复老旧管网,漏损率降至 15% 以内,水质、水压显著改善。“以前总觉得水表‘跑得快’,现在用多少交多少,心里踏实!” 王集村 8 组村民翟先旺的感慨,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持续监督,守护民生 “幸福水”
作者:刘雪聪 艾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