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州区:靶向监督规范执法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你局要进一步扛牢行业监管职责,围绕涉企执法不文明、处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建立道路运输发展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行业监管协作机制,明晰部门职责,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日前,襄阳市襄州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与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乔某某开展廉政谈话时说道。
2025年以来,襄州区纪委监委在专项监督中发现,区交通运输局存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行政处罚程序不规范、法律法规适用不精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一把手”谈话、发送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该局聚焦突出问题,规范涉企执法。
今年以来,襄州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持续推进涉企执法监管规范化。重点围绕执法、监管、政策清理等3个关键领域,聚焦乱罚款、粗暴执法、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推诿扯皮等8个方面突出问题,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企业举报投诉情况起底、执法案件评查等11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形成方向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具体的“路线图”“任务书”。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完善“一把手挂帅、班子成员统筹、职能部门配合、派出机构下沉一线”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整合派出纪检监察组、镇(街)纪(工)委、村级纪检委员力量,通过比对政策、现场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服务窗口、项目工地,对惠企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落地、涉企政务服务作风等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进行精准监督。采取查阅资料、定期调度、下发工作提醒函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监督工作,压实主体责任,构建“监督-监管”协同发力格局。针对督查中发现的行政处罚程序不规范、法律法规适用不精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3大类问题,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一把手谈话”等方式推动相关单位限时整改。督促牵头单位区司法局开展涉企执法案件评查,成立6个评查专班,根据行业特点对全区涉企执法案件开展评查,形成“一案一清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襄州区纪委监委通过涉企执法精准监督,带动营商环境整体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区司法局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推行“扫码入企”,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区公安局实行“综合查一次”“预告式”等检查模式,务求“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区行政审批局大力打造“智能办”自助服务新模式,推动“八证同出”的“智能申报、智能审批、自动出证”自助终端,大力提升“一网通办”线下办理速度。区科经局通过“一对一”辅导、政策宣讲、申报指导等方式,帮助某粮油科技有限公司、某食品公司等企业争取技改专项立项,以政策、资金助力企业破解技改瓶颈,加速产业升级。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实地走访收集、12388举报热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张贴举报二维码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与区司法局、区交通局等17家涉企执法监管单位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沟通配合、线索移交、定期调度、质量把控、督办整改等9大机制,互通检查记录、行政处罚决定等相关数据,动态分析异常问题线索,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同时,起底近2年来涉企执法领域有关信访件和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动态更新,实行销号管理,对重点线索实行挂牌督办、限时办结,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规范涉企执法监督工作,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纪律和作风保障。”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刘雪聪 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