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巡查作用 履行监督职责
充分发挥专项巡查作用 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市纪委派出一纪工委 马朝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巡查工作,提出巡视工作要向基层延伸,实现全覆盖和“一盘棋”。派出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要以中央、省市巡视巡查工作方针为遵循,把专项巡查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挺在前面,把巡视巡查工作延伸到底,覆盖到边,使党风监督无例外、无死角、无空白,努力把派出机构锻造成监督执纪的利剑,锻造成党和人民信得过的铁军。
深刻认识专项巡查重大意义。开展党风廉政专项巡查是党的巡视工作在基层的延伸和拓展,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落实“三转”、聚集主业、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巡视工作了重大调整,明确了新的工作方针,开展了力度空前的专项巡视,发现了一大批作风、纪律、用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震摄,印证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贯彻中央巡视巡查工作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形势的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对巡查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派”的优势,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切实把巡查作为履行职责和惩治腐败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政治立场,加大力度,保持强度,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强化震慑,当好反腐“尖兵”,发挥“利剑”作用。
着力提升发现问题能力。发现问题、严肃执纪、形成震摄是巡查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难点。开展专项巡查要按照中央要求,着力及时、准确、深入发现问题,不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一是要精心准备。王歧山同志强调巡视前要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专项巡查只有找准被巡查单位的突出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精确制导的效力。巡查组进驻前,必须做足功课、吃透情况、打牢基础、做足准备,认真收集群众、信访、审计、组织、人事、检察等方面的情况,充分研究被巡查单位的职责职能、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岗位、重要项目、资金来源、人事任免等基本情况以及权力运行关键风险点、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尽早锁住关键人、盯住关键事,巡查对象突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巡查内容围绕“四个聚焦”,以“精准反腐”的成效体现巡查震摄力。
二是要严格程序。巡查前要精心制定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张贴发布巡查公告,公开被巡查单位、巡查时间、反映和举报方式。巡查要突出重点、专注特点,综合应用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明查暗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梳理排查巡查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巡查中要依纪依规,严格遵守纪律和工作权限,不干预被巡查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利用巡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或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隐瞒或歪曲、捏造事实,不泄露、扩散巡查工作秘密。
三是要统筹协调。整合统筹联系单位纪检监察力量,统一编排分组、优化整合,在充分发挥这支专业力量的同时,锻炼提升其纪检监察专业素质,发现储备优秀巡查干部。要针对性选调审计、财政、规划等专业干部,发挥其专业优势。要与组织、政法、审计、通讯、金融、信访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约谈询问、信息查询、商请协查、法纪咨询等方面的配合协调,使巡查组在短时间内,精确发现问题,定点突破问题。
四是要创新方法。要突出“专”。把专项巡查作为新常态和主要方式,突出针对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资金开展,提高精准打击度和巡查效率。要突出“准”。以问题导向,谁问题反映多,巡查就盯住谁,哪一方面问题突出,就巡查哪一方面问题。要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牢牢盯住“三种人”,“四资一项目”,突出抓好落实“两个责任”、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选人用人和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问题的监督检查。要突出“快”。要抓住主要问题,不拘形式、灵活机动,精确制导,定点打击。要将纪律审查贯穿到专项巡查始终,边巡查、边移交、边查处,让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到巡查力度,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巡查工作,形成强大震摄。
五是要发动群众。新形势下开展巡查工作要紧紧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发动工作,营造巡查声势,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干部群众广泛支持和参与的工作局面。
充分发挥专项震摄治本效应。王岐山同志指出,巡视完了就要有结果,如果发现问题不解决,还不如不巡视。巡查就是通过成果动用,坚持立行立改,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震摄遏制、社会警示和源头治本效应,不断深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发挥震摄遏制效应。建立巡查问题线索清单台账,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分类处置、优先研办、快查快办。其中涉及违纪和腐败问题的,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该纪律处分的纪律处分,该移交司法的移交司法,以零容忍的态势坚决一查到底。对于涉及一般性问题,通过谈话、教育、警示、诫勉等形式,体现抓早抓小、立足教育挽救,务求全面处置。对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及时移交组织部门及时予以督查、清理和纠正。对普遍性、深层次、制度性、历史性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由单位党委书记签字背书,持续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被巡查单位还要适时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强化责任追究。要把巡视成果充分运用到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工作中,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发挥社会警示效应。要大力推进巡查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巡查反馈和整改情况公开,积极响应群众重大利益诉求,加大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巡查结束后,巡查结果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人员,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扩大通报范围,努力形成“内外共震”的良好效果。
发挥源头治本效应。对关系全局的问题、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交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要情专报,推动一些重点问题的解决。对巡查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督促被巡查单位从体制机制和监督管理上打原因、究根源、抓整改,扎牢制度篱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全面提升巡查队伍素质。党风廉政巡查既一项严肃的政治活动,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的考验。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和培训和管理监督,不断完善巡察干部选拔、培养、调整、交流机制,不断提高巡查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敢担当的巡查队伍。巡查干部要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的观念,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以坚定的态度、坚强的领导、紧实的作风,当好发现问题的“尖兵”。要树立监督者更应该接受监督的意识,正心修身,廉洁自律,坚决执行巡查纪律,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以优良的作风体现更高公信力。要树立大局观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凝心聚力,分工协作,提高巡查凝聚力、战斗力,以巡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